诸天一道

第53章 儒之隐患,东方之事

阅读页设置
背色

  

  

  

  

  

  

  

  

字体

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

    嬴政闻言,只说道:“先生以为,今日之韩非可还记得自己的身份?”

    叶千秋道:“自然记得。”

    嬴政道:“那朕还是不见他了。”

    “很多人和事,相见不如怀念。”

    “就让他做好一个道家弟子的本分吧。”

    叶千秋闻言,微微颔首,他本来觉得嬴政是会见韩非的,但没想到嬴政竟然直接拒绝了。

    看来,这几年六国遗族之事,给嬴政留下了不小的阴影。

    对于韩非这样的人,用又不能用,杀了又觉得可惜。

    索性,眼不见心不烦,把他丢在太乙山上,最合适。

    叶千秋明白了嬴政话中的含义。

    便不再提这茬子事,而是和嬴政说起了燕丹。

    “燕丹中了阴阳家大司命种下的六魂恐咒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,我已经暂时封了他体内真气。”

    “他的性命暂且无忧。”

    “此人我已经交给了赵高,如何处置此人,陛下亲自决断便是。”

    嬴政闻言,点了点头,没有多说什么。

    燕丹策划了荆轲刺秦,他注定是没有活路的。

    叶千秋在宫里呆了大半天,方才又带着韩非出了宫城。

    离开王宫,叶千秋和韩非走在咸阳城的大街上,二人一边走一边说着话。

    叶千秋道:“我本来以为他会见你一面。”

    韩非道:“他不见我也是应有之理。”

    “其实,我也不太想见他。”

    “这么多年过去,终究是沧海桑田了。”

    叶千秋闻言,微微一笑,对韩非突然生出的感慨不多做评价。

    二人先去了白云斋,然后叶千秋带着韩非几人一起到了太玄学宫。

    叶千秋这个学宫大祭酒虽然多年不在咸阳。

    太玄学宫却是一直未曾荒废,反而是愈发的充满了勃勃生机。

    这其中少不了嬴政的安排。

    自从嬴政一统天下以来,太玄学宫就渐渐成为了咸阳,乃至于整个大秦的文化枢纽中心。

    在这里汇聚了许多来自天下间的百家名士。

    这其中以儒家之人最多。

    这就是嬴政的高明之处。

    儒家的那一套君君臣臣,父父子子的理论,是大一统王朝需要的伦理纲常。

    所以,儒家之人这些年在太玄学宫之中才会越来越多。

    事实上,自从孔子离世,儒家的政治主张就一直未能得以伸展。

    孟子之后,这个学派似乎已经筋疲力尽,奔走仕途矢志复辟的精神大大衰减,渐渐的儒家学派的人便专务于治学授徒。


    然而这种无奈的收敛,却使儒家意外的发展为天下最为蓬勃的学派,各郡皆有儒家名士之私学,堪称弟子遍布天下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孔氏一门稳定传承繁衍颇盛,至秦一统天下,孔门已经传到了第九代。

    九代之中,除第八代子慎做过几年末期魏国的丞相,其余尽皆没有做官,都在治学。

    秦一统天下之后,帝国一力推行新政创制,大肆搜求各方人才。

    凡六国旧官吏之清廉能事者,尽皆留用。

    凡天下学派名士,各郡县官署都奉命着力搜求,而后直接送人咸阳太学学宫。

    在此大势之下,嬴政与帝国重臣们在开始时期的见识是一致的。

    四海归一,当以兴盛太平文明为主旨,尽可能少的以政见取人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搜求人才不再如同战国大争之世那般以治国理念为最重要标准,允许将不同治国理念的学派一起纳入帝国的海洋。

    这也是叶千秋当初和嬴政提过的,一个大一统王朝应该拥有多元文化的存在。

    当然,这里有一个不言自明的标尺,凡这些百家士子必须拥戴帝国新政。

    基于此等转变,嬴政皇帝与李斯等一班重臣会商,决意以对待儒家为楷模,向天下彰显帝国新政的纳才之道。

    天下皆知,秦儒疏离,秦儒相轻,自古有之。

    当年,孔子西行不入秦,后来的儒家名士也极少入秦,即或是游历列国,儒家之士也极少涉足秦国。

    其间根源虽然很难归结为某一种原因,但是儒家蔑视秦人秦风,认为秦为愚昧夷狄是不争的事实。

    在秦孝公之前,秦人对儒家的这种蔑视是无奈的。

    自孝公商鞅变法崛起,秦国搜求经世人才,对主张复辟与仁政的儒家,是打心眼里蔑视的。

    战国百余年,山东六国的士子大量流入秦国,儒家之士依然寥寥无几。

    而大秦帝国一旦能敬儒而用,则无疑是海纳百川的最好证明。

    于是,这个显学流派,便被嬴政隆重而显赫的推上了帝国政坛。

    孔子的后代孔鲋被皇帝任命为可以比拟旧时诸侯的高爵——文通君,官拜少傅。

    在叶千秋不在咸阳的这些年,统领学宫的人便是文通君孔鲋。

    当叶千秋这个学宫大祭酒回到太玄学宫的时候,这个孔鲋带着一票儒家弟子前来拜谒。

    叶千秋既是太玄学宫大祭酒,又是当世举足轻重的名士大家。

    于情于理,这些人都该前来拜谒叶千秋。

    在学宫的小树林中。

    叶千秋亲切友好的接见了这些儒家弟子。

    和小圣贤庄的儒家弟子不同,太玄学宫的儒家弟子几乎都是孔鲋的门生故旧。

    这个叫孔鲋的中年人身上刻板的体现着儒家的规矩。

    叶千秋并没有和这些人多聊。

    这些年,道家弟子也有在太玄学宫驻扎的。

    当然,比起浩浩荡荡的儒家弟子来说,其他学派的弟子要少的太多。

    今日,叶千秋见了这些儒生,便觉得这些儒生之中大多都是死板教条,刻板之辈。

    儒家的那些诗、书六艺倒是搞的门清儿,就是没有几个能干实事的。

    叶千秋对学宫的现状很不满意。

    所以,愈发的想着早日将天下间真正的百家之才给收拢起来,让太玄学宫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文化枢纽中心。

    百家争鸣的时代已经过去,百家的辉煌不可能再重现,但是百家的延续还是很有必要的。

    但是,儒家要用,但并不是眼下这个用法。

    叶千秋已经感觉到将来儒家的一部分人必然会被嬴政所恼,成为霸道之下



第53章 儒之隐患,东方之事  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
相关:  诸天执道  万界最强道长    我在洪荒有片地  一人得道  种田系修仙  这个世界过于危险  
同类最热
搜"诸天一道"
360搜"诸天一道"
语言选择